LOGO
您所在位置: 亚澳农机 / 新闻资讯/公司新闻/正文

亚澳农机:铸一流品质 造百年品牌

发布时间:20-08-04, 11:00 PM  浏览数:Loading...

提起我国的旋耕播种机,“亚澳”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亚澳农机从一个小型农机具修理部起家,发展成为如今年产值2亿元的国内耕播机具著名品牌,在全球经济疲软和国内市场不振的大环境下,依托其产品优势,关注客户需求,稳步开拓市场,在市场逆境中依然实现了产销两旺、大幅增长,它的强劲发展背后究竟藏着哪些诀窍?


稳扎基本功

  1976年,陕西户县的一间半旧饲养室里,一名大队领导、一名财务人员和一名机务负责人,借63元起家,成立了户县东韩农机修理部,主要修理农业社的拖拉机和其他机具。这便是西安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的雏形,而这位机务负责人,就是如今的公司董事长史可器。三年后,农机修理部规模扩大,3间土坯房,13名农民工,那时主要业务是对外修理各类拖拉机,测绘、制造、销售手扶拖拉机配件。“当时农修厂和一般修理部门都是按用户要求进行维修和更换,但我们不那样做,而是对用户反映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后,给出合理意见再修理,如果用户不同意我们的建议,那宁愿不接这个单子。”史可器说道,尽管当初的确因此流失了个别客户,但随着长期可靠的修理质量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他们的修理原则被广泛接受,修理厂日渐掌握了更多主动权。不仅普通农机具的维修技术过硬,史可器修理大马力拖拉机也不在话下。他回忆道:“有一次给西安国营奶牛厂修理一台铁牛55拖拉机,在找到我们之前,那台机子已经在户县国营农修厂修过两次,但始终没有解决转速不稳的问题,后来机子启动不了,又遇上农修厂休假大门紧闭,车主才到我们东韩农修部来看看。一开始,车主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史可器得知对方正急需用车拉石头修路,他决定加急赶工,承诺对方在一周之后便能取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花费了四天时间,拖拉机就修好了,车主高兴地为修理部送来了锦旗。“按照当时的行情,如果在国营厂修理至少需要7—10天,对方预计费用是5000多元,但结账时我们只收了1800元,让他又是一惊。”史可器告诉记者。从最初为本村大队修理机具,发展到后来的周边村落,再到户县周围的区县等,东韩农机修理部因费用低、维修质量好,逐渐名声大振,范围扩大至西到周至,东到长安,北到咸阳,常常受到当地农机部门的表彰。

贴近市场需求

  从人拉犁到借助畜力,再到机械化,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为了更好地节约劳力、节省时间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因此,先进劳动工具的研制至关重要。“亚澳创建40多年来,我们发挥贴近农民、了解农民、最清楚农民最需要什么的优势,研发农民真正需要的农机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始终坚持不变地做农机,不断改进、不断试验、不断完善。”史可器说道,从上世纪90年代申请了第一个发明专利开始,亚澳农机已取得了70余项专利,产品技术位于行业前列,这些成就的背后都是时间和汗水的凝结。1983年,企业员工已增加到35人,新建了9间厂房、两间门市部,发展为“陕西省户县旋播机厂”。在长期维修拖拉机的过程中,史可器发现市面上的主机很多,适用的配套机具却很少。他就从当地农业生产的需求出发,带领员工通过不懈努力和上百次试验,研发出了第一台专配单杠小四轮拖拉机的1G-80旋耕机,生产的XBL-3/5旋播机在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交易会上荣获“星火计划金奖”。随着市场的变化,1990年代,陕西省户县旋播机厂更名为“西安市旋播机厂”。1991年,企业产品走出国门,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墨西哥。再后来,他们第一次将旋耕技术与播种施肥技术结合,研发了我国第一台旋播施肥机,开创了旋耕、播种、施肥、镇压一次性完成多道工序的复式作业先河,在中国农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94年前后,亚澳公司的拳头产品——旋耕播种机,因其性能与质量优势在本地市场小有名气,后来销售范围从陕西本地逐渐向周边省市延伸,并出口赞比亚、毛里求斯等多个国家,企业经营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然而,广阔的市场给他们带来收益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理环境形成的土壤条件各异,农机跨区域作业适应性差,出现了“拖拉机跑得快则耕作效果差,跑得慢则效益差”的难题。经过近3年的研发试验,1999年,我国第一台变速旋耕多用机面世,终于实现“一机走天下”的目标。2008年,“西安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至今,亚澳产品发展到13大系列120个型号,配套动力涵盖25—300马力;亚澳公司年生产能力50000余台(套),年销售额超2亿元,成为我国生产复式配套作业旋耕机具规模较大的厂家之一。现在的亚澳农机拥有自己的亚澳农业装备研究院,各类技术研发人员60多人,同时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为产品持续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立足精益制造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机械是造出来的,只有先进的装备与工艺才能确保产品的高质量。每每提到亚澳产品,经销商和用户都交口称赞:亚澳的产品质量可靠,信得过。据介绍,亚澳旋耕机具备拨叉变速功能,可根据不同的农艺要求,以及土质和含水量大小,灵活变换三种旋耕机刀轴转速,一机可当三机用。在土质干硬地选低速,松软地选中速,整地、灭茬时则选择高速,可极大地减少工作阻力,省功10%—15%。在等深和同等作业质量的情况下,不仅拖拉机行进速度快,还能提高功效30%—50%,达到低耗高效的优异效果。“自亚澳品牌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产品即人品,‘外在是我脸、内在是我心’的品质原则,把品牌荣誉贯穿企业生产、发展和壮大的每一步,充分保证产品的优良性能和可靠品质,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史可器告诉记者。2016年,亚澳按照国际标准在河南南阳建成了现代化的制造工厂,占地120亩,投资3.6亿元,引进了日本精益化生产工艺和管理理念。亚澳南阳农机公司总经理史炳哲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我们这次搞这个事情叫做‘精益生产、智能制造’,从产品原材料进厂一直到各个环节,都要确立一个明确的标准,从生产过程的控制上来说,如何让工人不出错、让每个人都能做正确,是我们这次项目规划最核心的目标。在亚澳南阳公司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高起点、严要求,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据了解,该厂房由中国联合工程总公司组织设计,生产工艺由日本方面的著名专家领衔设计,采用了德国农机制造工艺,拥有瑞士百超钣金激光切割机、我国第一条自动化旋耕机刀轴加工线、主机架机器人数字化焊接线、五轴加工中心和集放式链式自动化喷涂线,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成品总装线和检测线。此外,精益化生产模式推进是亚澳农机的一把手工程。从2013年3月立项,投入的费用超过千万,目标是用5年时间改善生产环境、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人均产值,实现人均产值从当时的6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以上。史可器说:“我们坚持全员参与,以培养标准意识为重点,通过对设计、生产、设备、物流等方面的系统化管理,制定了适合亚澳南阳农机的精益生产方案。在制定规则、优化布局、导入新的组装方式、推进可视化管理、硬件体系和软件体系融合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今后还将按计划不断推进和完善。

勇立时代潮头

  “我有钱,不需要你融资”“我有技术,不需要你支持”……史可器面对国外大品牌时,十分有底气地说出了这些“不留情面”的话。他告诉记者:“2010年以来,一些国外有名的农机厂商希望和亚澳合作,甚至想收购亚澳品牌,但我们董事会一致否决了,认定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国外农机能做到的,我们亚澳一样可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农机工业发展疲软的情况,亚澳农机在“危”中寻“机”,坚持做大做强民族品牌。从价格战到专利战,再到细分市场,我国农机具行业正逐步趋向成熟,竞争也开始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向综合考量,这也迫使每一家企业开始寻求一条“涅槃重生”之路。早在2016年初,亚澳工作人员曾深入东北三省和蒙东地区,与当地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了110份种植试验推广合同,免费给农户种植,并承诺给予减产赔偿,若增产则效益归农户。为了让大家放心使用机具,亚澳工作人员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后立马派专人进行监管,对播前地况、茬高、秸秆厚度、深松深度、播种机型、时间、亩数一一记录,并在各地巡回走访,周密地制定各阶段种植时间点,以最佳播种期和适宜的播种量进行播种。经过一年多的示范推广,亚澳公司的防缠绕免耕播种机深受用户欢迎,有效解决了秸秆地里播种时出现的缠绕和漏播等问。为了更好地服务市场,满足用户需求,他们不断在肥料箱、播种器、报警器和轴承等零部件上改进、完善,用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保护黑土地贡献力量。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四平梨树县百万亩玉米保护性耕作核心示范区时的讲话,充分证明亚澳又一次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的实施,保护黑土地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推动、地方任务的落实,将加速带动符合农艺要求的高质量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应用。”史可器说道。多年以来,亚澳锁定农机、专注耕播,以适应农机化发展潮流为己任,在希望的田野上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正如亚澳农机的标志造型,蕴含着企业“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亚澳”拼音首字母“Y”“A”进行有机组合,构成了富有张力、极具动感的旋转图形,相互嵌套的互动感,则象征着企业与用户合作共赢、公司与员工团结协作的融洽关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亚澳人将凭着永创一流、一往无前的精神,将亚澳农机打造成世界先进耕播机具的领跑者。


友情链接: